close

      002  

豆漿性味甘平,健脾益氣,寬中下氣,利大腸,滋陰潤燥,補腎明目,消水,解諸毒,抗衰老。它富含類似於動物蛋白質的植物性蛋白質,並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很多營養成分,單獨飲用有很好的滋補作用。
早晨,喝一碗豆漿,配上饅頭,這種中國傳統的吃法既方便又營養,是一種老幼皆宜、價廉質優的液態營養品。

有研究顯示經常喝豆漿的婦女體內的女性荷爾蒙雌性素Oestrogen與黃體素progesterone都明顯地降低。而女性體內的雌性素的濃度過高與乳癌很有關係,乳癌的發展與女性荷爾蒙息息相關。
研究中讓婦女每天喝下約1000c.c.的豆漿,連續達五個月,結果喝豆漿的婦女體內的雌性素濃度比不喝豆漿者低了30-40%。
黃豆中已知有一種天然的女性荷爾蒙稱之為soflavone(異黃酮),它與人體的荷爾蒙很相像,它具有雙重的功效,不但能夠占據乳癌細胞的荷爾蒙受體(hormone receptor),讓人體的荷爾蒙無法刺激乳癌細胞,另一方面也能夠像人體自然的女性荷爾蒙一樣地防止骨質疏鬆症,這種功效和一種預防骨質疏症的抗雌激素藥物Tamoxifen極相似。

東方婦女通常會食用比西方婦女更多的黃豆,但是隨著飲食習慣西化,年輕一輩的東方女性發生乳癌的機會越來越高,或許這也和黃豆攝取量越來越少有關。
所以大家還是多喝中國牛奶——豆漿吧。

 

★ 一般學者認為喝(不加糖的)豆漿有如下好處:

1、強身健體

豆漿中含有優質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富含鉀、鎂、和鐵、鈣等礦物質,也含有維生素E、K,葉酸,大豆異黃酮,膳食纖維等,對增強體質大有好處。

2、防止糖尿病

不加糖的豆漿含有許多纖維素,能有效的阻止糖的過量吸收,因而能防止糖尿病的發生,也是糖尿病患者日常必不可少的好食品。

3、防治高血壓

豆漿中所含的豆固醇和鉀、鎂,是有力的抗鈉鹽物質。鈉是高血壓發生和復發的主要根源之一,如果體內能適當控制鈉的數量,既能防治高血壓,又能治療高血壓。

4、防治冠心病

豆漿本身沒有膽固醇,其中所含的豆固醇和 鉀、鎂、鈣能加強心機血管的興奮,改善心機營養,降低膽固醇,促進血流防止血管痙攣。如果能堅持每天喝一碗豆漿,冠心病的復發率可降低50%。

5、防止腦中風

豆漿中所含的鎂、鈣元素,能明顯地降低腦血脂,改善腦血流,從而有效的防止腦梗塞、腦出血的發生。豆漿中所含的卵磷脂,還能減少腦細胞死亡,提高腦功能。

6、防治癌症

豆漿中的蛋白質和硒、鉬等都有很強的抑癌和治癌能力,特別對胃癌、腸癌、乳腺癌有特效。據調查不喝豆漿的人發生癌症的概率要比常喝豆漿的人提高50%。

7、防止支氣管炎

豆漿所含的麥氨酸又防止支氣管炎平滑肌痙攣的作用,從而減少和減輕支氣管炎的發作。

8、防止衰老

豆漿中所含的硒、維生素E、C,有很大的抗氧化功能,能使人體的細胞“返老還童”,特別對腦細胞作用最大。

9、防止老年癡呆、愛滋病、便秘、肥胖等。


★ 豆漿盡管營養,但也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

1、忌喝未煮熟的豆漿(√)

大豆含有的胰蛋白酶抑制物,能抑制人體蛋白酶的活性,使人體不能好好地消化和吸收蛋白質,所以,黃豆的蛋白質消化率不高,僅有65%。但是,黃豆經過水泡、磨漿和加熱煮沸後,胰蛋白酶抑制物被破壞,蛋白質消化率大大提高,豆漿的消化率可達85%。
大豆製成豆腐後消化率更高,達到92%一96%。
胰蛋白酶抑制物不僅在大豆中含有,在其他食物如棉子、花生、油菜子中也存在,都可以通過加熱破壞。
豆漿加熱還可以破壞植物紅細胞凝集素,後者能凝集人和動物紅細胞的蛋白質,使人出現中毒症狀。因此,豆漿一定要煮沸騰後,再加熱5—10分鐘後才能飲用。
有人喜歡買生豆漿回家自己加熱,加熱時看到泡沫上湧就誤以為已經煮沸,其實這是豆漿的有機物質受熱膨脹形成氣泡造成的假沸現象,並非真正的沸騰,往往只有80~90℃,是沒有熟的。
沒有熟的豆漿含有皂角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物質,會導致蛋白質代謝障礙,並對胃腸道產生刺激,引起中毒症狀。
預防豆漿中毒的辦法就是將豆漿在100℃的高溫下煮沸數分鐘,就可安心飲用了。

2、忌在豆漿裏打雞蛋(?)

網路上傳說雞蛋中的黏液性蛋白易和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會產生一種不能被人體吸收的物質,大大地降低二者的營養價值。
大豆中的確含有一些胰蛋白酶抑制物(不是胰蛋白酶),其活性就是抑制胰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從而降低對蛋白質的吸收(這是一種生物天然保護機轉)。
我們説豆漿一定要煮熟了吃,煮熟的作用之一就是破壞蛋白酶抑制物的活性。不過,這跟雞蛋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雞蛋中的“黏性蛋白”是一種結合了糖的蛋白質,也是一種蛋白酶抑制物,一樣可以結合胰蛋白酶使之失去活性。
大概是第一個提出這種説法的“專家”沒有看見“胰蛋白酶”後面還有“抑制物”這個詞,想當然地進行了一番“推理”,於是,該説法就流傳開來了。

△ 要注意的是︰熱豆漿的溫度不足以對雞蛋充分加熱。
雞蛋中很容易含有一些致病細菌,還有一些過敏原,這些成分沒有被充分加熱而失去活性的話,可能會産生一些不良後果。尤其是有些雞下蛋的衛生環境不良,其蛋中含有致病細菌的可能性就更高。
所以,用熱豆漿沖雞蛋或生雞蛋打在熱豆漿中都是沒有充分地加熱,應避免直接食用。

3、忌在豆漿中加入紅、白糖(?)

也是網路傳言︰紅糖裏的有機酸和豆漿中的鈣或蛋白質結合後,可產生變性沉澱物,大大破壞了營養成分。
且不説紅糖中含有多少有機酸,豆漿中本來就沒有什麼鈣,豆漿的價值跟鈣也完全不搭邊。既然本來就沒有,當然也就無所謂“損失”。
而有機酸與蛋白質能否結合,結合之後是否不被消化,本身也是不確定的事情。即便是真的,紅糖中的那點兒有機酸相對於豆漿中的蛋白質也只是滄海一粟,完全可以忽略。
還有人説最好也不加白糖,因為“糖在體內轉化成酸,會結合體內的鈣或者蛋白質,影響人體對鈣和蛋白質的吸收”。這種説法更是離譜。
糖轉化成酸是在吸收之後,跟消化道內的鈣和蛋白質根本沒有碰面的機會。而且,人體總會攝入碳水化合物,最後在體內會分解成糖。如果糖轉化而來的有機酸能有如此的破壞性的話,那麼我們吃的米飯、饅頭、面包乃至蔬菜最終都會有同樣的作用。

△ 對於大多數人來説,飲食中很容易有過多的碳水化合物,為了控制血糖濃度,減少熱量攝入,不在豆漿中加糖是有利健康的。但這是因為減少整個食譜中總的糖攝入量,而不是説糖跟豆漿一起吃就有什麼危害。

4、忌長時間置放於保溫瓶中()

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以豆漿作為養料,瓶內細菌會大量繁殖,經過3~4個小時就能使豆漿酸敗變質。

5、忌喝超量()

一次喝豆漿過多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症狀。

6、忌空腹飲豆漿(?)

網路上說豆漿裏的蛋白質大都會在人體內轉化為熱量而被消耗掉,不能充分起到補益作用。
其實空腹喝豆漿不會對健康產生任何影響,但對於一些有胃病的人(如胃炎患者)來說,空腹喝豆漿可能對胃部造成刺激,進而會感到不舒服。但對於健康人而言,早晨喝一杯豆漿不僅有利於營養物質的補充,還能增強飽腹感。

7、忌與藥物同飲()

有些藥物會破壞豆漿裏的營養成分,如四環素、紅霉素等抗生素藥物。


★ 不宜喝豆漿的人群

中醫認為豆漿性平偏寒而滑利,平素胃寒,飲後有發悶、反胃、噯氣、吞酸的人,脾虛易腹瀉、腹脹的人以及夜間尿頻、遺精腎虧的人,均不宜飲用豆漿。

1、急性胃炎和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不宜食用豆製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過多加重病情,或者引起胃腸脹氣。

2、豆類中含有一定量低聚糖,可以引起嗝氣、腸鳴、腹脹等症狀,所以有胃潰瘍的朋友最好少吃。

3、腎功能衰竭的病人需要低蛋白飲食,而豆類及其制品富含蛋白質,其代謝產物會增加腎臟負擔,宜禁食。

4、豆類中的草酸鹽可與腎中的鈣結合,易形成結石,會加重腎結石的症狀,所以腎結石患者也不宜食用。

5、痛風是由嘌呤代謝障礙所導致的疾病。黃豆中富含嘌呤,且嘌呤是親水物質,因此,黃豆磨成漿後,嘌呤含量比其他豆制品多出幾倍。所以,豆漿對痛風病人不宜(尤其是發芽豆漿)。

 

 4_article_20_full_figure2

★ 豆漿 PK 牛奶

每當我們的球隊踢不過外國球隊,就會有人説“沒辦法,人家是喝牛奶長大的”,於是“喝奶”和“強壯”就被緊緊地聯係在了一起。
其實,在英語裏,“milk”並不專指牛奶,“dairy milk”或者“cow milk”才是牛奶。
另一種奶,soy milk,並不是中文裏的“豆奶”(豆漿和牛奶的混合物),而是現代技術生産的“豆漿”,它需要進行一些工業處理,使之能像牛奶一樣存放一定的時間。而所謂的大豆飲料,跟豆漿更只能算是遠親了。大豆飲料的生産流程和飲料特性,已經跟我們所説的豆漿迥然不同了。
很多初到美國的人會很驚奇:美國的豆漿,原來比牛奶要貴多了!

在世界豆製品市場上,美國企業是龍頭,盡管美國吃豆製品的人並不多。
在研究開發方面,則是美國和日本遙遙領先。美國的豆製品研究,已經到了分清大豆中的每一種成分的地步。而日本則可以在分子水平上操縱豆製品的性能。所以到了最後的産品階段,基本上是美、日的天下。
臺灣與中國的豆製品産業也算龐大,不過基本上只是低端産品,經濟附加值很有限。

那麼,牛奶和豆漿,有什麼相同和不同呢?
牛奶是很好的食物,它的氨基酸組成和人體需求很接近,被消化吸收率很高;還含有比較多的鈣,一杯牛奶就能提供四分之一的人體每日所需的鈣。除此以外,它還含有比較多的維生素D、維生素B12等等。至於其他的成分,人們很容易從別的食物中獲得,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因為喝牛奶很方便,所以西方人把牛奶當做所有人的日常飲食,而不是像我們在過去把它當做“營養品”,只給老人、孩子或者病人喝。
不過,牛奶也並非像某些商家宣傳的那樣是“完美食品”。
通常含有極少量的或者不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是“健康食品”的關鍵指標之一。
全脂牛奶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對於心血管健康較為不利。
脫脂牛奶能夠解決脂肪的問題,但是脫脂同時也會去除脂溶性的維生素,比如維生素D。脫脂雖有利於降低牛奶中的膽固醇含量,不過,脫脂奶中的膽固醇依然不少。

對於大多數人來説,每天喝一兩杯牛奶,仍是一種不錯的飲食習慣。
不過對於高血脂、高膽固醇患者來説,喝牛奶不僅不利於健康,反而是雪上加霜。
牛奶本身是一種過敏原,有的人喝了會腹脹、腹瀉、腹痛,甚至出現皮膚瘙癢、嘔吐等症狀。
牛奶中還含有大量的乳糖,許多人,尤其是亞洲人,由於體內缺乏乳糖酶,無法分解這些乳糖,所以會出現“乳糖不耐受症”。乳糖不耐受者,喝牛奶也會導致腹脹、腹瀉、腹痛等症狀。

豆漿是來自於大豆的産品,它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大豆蛋白是植物蛋白中唯一一個氨基酸組成接近人體需求的。
換句話説,在滿足人體蛋白質需求上,豆漿基本上與牛奶一樣高效。
另一方面,豆漿中的脂肪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不含有膽固醇,這對於心血管健康很有利。
豆漿中還含有一些纖維,也是現代人的食譜中所缺乏的。
與牛奶一樣,豆漿中也含有許多礦物質和維生素,不過種類不盡相同。
豆漿中還有一些通常所説的“生物活性成分”,比如異黃酮和卵磷脂。
科學家們進行了許多研究,來檢測這些成分對於人體健康的影響,不過,迄今為止還沒有形成一致的意見。
異黃酮作為一種植物雌激素,有一些研究表明它能減輕女性更年期症狀,甚至降低某些癌症的發生風險,另一些研究認為它不具有這樣的功能,也有研究甚至顯示它對健康有不利影響。
美國心臟協會的總結意見是豆漿沒有傳説中的“保健功能”。
而卵磷脂,主要是用做乳化劑,甚至“降低膽固醇”的作用也沒有得到廣泛認可。

不過,不管這些“活性成分”的功能(有益的或者有害的)存不存在,在豆漿等豆製品中的作用都很微弱。對人們來説,“無害”比“有益”更為重要。在這個前提下,豆漿的“優質蛋白”和“降低膽固醇”使得它成為優質食品。
在美國,學術界、工業界、主管部門和多數消費者,傾向於認為用豆漿代替牛奶是一種更健康的選擇。不過,絕大多數西方人很不喜歡豆味,尤其是豆製品在保存過程中有一些成分容易被氧化而産生很糟糕的味道。所以,美國的豆漿有一個去除或者掩蓋豆味的操作步驟,但中國人都不喜歡,覺得“一點兒豆漿味也沒有”。對奶味的偏好和對豆味的排斥,是豆漿在西方不夠受歡迎的原因。
近年來,隨著對健康的關注和豆漿加工技術的改進,豆漿在美國的市場也越來越大。另外,豆漿在保存過程中比牛奶容易發生聚集下沉,這也給把豆漿製成牛奶那樣的方便食品帶來了難度。
保存難度高,加上市場需求量不是那麼大,導致了美國的豆漿價格大大高於牛奶。

對中國人來説,豆味和保存的問題都不存在。中國人中喜歡豆味的可能比喜歡奶味的還多一些。
人們願意在家裏親自打豆漿,或者在早點攤上買,都是新鮮的,不需要保存。

與牛奶相比,豆漿最大的劣勢是含鈣量低。(每百克的鈣含量豆漿15mg/牛奶110mg)
用石膏點的豆腐腦對此種情況有一定的改善,商業化的豆漿則是直接往豆漿裏補充鈣。

△ 牛奶中富含鈣,而豆漿中鈣相對較低卻富含鉀鎂;牛奶中維生素A豐富,豆漿中缺乏維生素A卻含有較多的維生素E和維生素K,而牛奶中這兩種維生素比較少;牛奶中不含有膳食纖維,而豆漿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纖維;牛奶中含有膽固醇和飽和脂肪,而豆漿含有少量不飽和脂肪,以及降低膽固醇吸收的豆固醇;豆漿中含有豐富的大豆異黃酮,可減少更年期婦女的鈣流失,而牛奶中含有促進鈣吸收的乳糖和維生素D。

牛奶和豆漿的營養不僅不會疊加而損失,反而會因為互補而加強。從補鈣而言,牛奶中有大量的鈣,以及維生素D和乳糖,如果得到豆漿中的維生素K和鉀鎂的幫助,就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鈣利用率。對於更年期的婦女來說,豆漿中的大豆異黃酮,可以在飲奶補鈣的同時延緩鈣流失,起到雙管齊下的作用。

從預防心血管疾病來說,牛奶中豐富的維生素B6、維生素B12,和豆漿中的葉酸、維生素E、大豆異黃酮和膳食纖維協同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同半胱氨酸水平,起到最佳的防病效果。

所以,奶類和豆漿是很好的營養飲料配合。早餐可以兩者同飲,或在飲豆漿之後,用牛奶或酸奶作為上午的加餐。

 ※ 註︰部份學者專家不贊成國人喝牛奶的部份另闢專文分析討論

 

 soyasteamegg

★ 豆漿與雞蛋同吃的好處

第一,有利於提高豆漿的營養效價。

豆漿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接近人體需要,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但是,豆漿蛋白質中有一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蛋氨酸)含量較少,這是豆漿蛋白質的一大缺陷。
相反雞蛋中的蛋氨酸含量較多。如果豆漿與雞蛋同吃,在吸收過程中,雞蛋中的部分蛋氨酸補充入豆漿中的氨基酸譜中,使豆漿氨基酸比例更接近於人體需要,因而可有效地提高豆漿的蛋白質生物利用率,使豆漿的營養價值得以提高。

第二,有利於平衡膽固醇攝入量。

雞蛋中的蛋白質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且氨基酸組成模式與合成人體組織蛋白質所需模式相近,容易消化吸收,其生物學價值達95分,是其他食物蛋白質的1.4倍左右,是最理想的天然優質蛋白質,是高營養價值的食品。不僅如此,雞蛋黃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維生素及卵磷脂。
但是,現代有許多人談蛋色變,主要是擔心蛋黃中的膽固醇。雞蛋的膽固醇含量極高,一個雞蛋的膽固醇含量接近300毫克。一般成年人一天中膽固醇的需要量也為300毫克,而血脂高的人一天只需要200毫克,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怕吃雞蛋的原因。由於豆漿不含膽固醇,而且脂肪含量也特別低,所以雞蛋與豆漿同吃,可以取長避短,有利於營養吸收和營養平衡。

要提醒的是,就算是滾燙熱豆漿去沖雞蛋仍然不能完全殺菌。為安全起見,有必要在豆漿沖雞蛋後再煮沸煮透,或將豆漿、雞蛋分開煮熟後再進食。


★ 子宮肌瘤能喝豆漿嗎?

認為子宮肌瘤不能喝豆漿的,是因為豆漿裏有植物雌激素大豆異黃酮,而子宮肌瘤是激素依賴性疾病,因此認為喝豆漿對病情不利。

大豆中確實含有比較豐富的植物雌激素,但它所含的大豆異黃酮在進入人體後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即當人體缺少雌激素時,大豆異黃酮可直接被人體當作雌激素利用,當人體不需要時,大豆異黃酮可轉化為其他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從而避免出現過多雌激素的風險。

所以,子宮肌瘤患者還是可以常規食用豆漿,但是請注意適量飲用,不要過量。 


★ 男性喝豆漿會傷精嗎?

一篇來自美國研究顯示,常喝豆漿的男性比少喝的人,精蟲數量少了一半。
不過這項研究實驗對象是西方人,對亞洲人是否有同樣效果,連醫生也語帶保留,對中醫來說則完全不認同這說法,因為中醫認為黃豆可以補脾腎,對生男生有益處。

熱呼呼的一大鍋豆漿,是傳統台灣人早上最常喝的,但卻傳出豆漿會引響男性生育,這篇刊登在人類生殖期刊上的論文,一名哈佛大學教授,以九十九名男子作實驗,結果發現,一星期喝兩杯豆漿以上的人,精蟲的濃度竟然比不喝的人少一半,原理就是豆漿裡面含有植物性雌激素,喝多了體內雌性素增加,就會抑制雄性素的分泌,導致精蟲量變少。

這下糟了,把豆漿當成水的人可就煩惱了。免驚免驚,因為這個實驗是針對西方人,就連台灣的醫生都覺得不一定能完全套用,醫生強調,因為東方人習慣食用黃豆製品,所以到底會不會有影響,應該是要有研究單位單純只針對東方人來做實驗,結果才會準確,甚至中醫認為黃豆可以滋補脾腎,對生男的有益處。

中醫師反而要大家注意,青草茶裡面常有的薄荷,男人可別多喝,因為薄荷太涼性生活可能會"不行"。不過像不含糖奶的黑咖啡,西方許多研究認為一天可以來上一兩杯,因為咖啡因可以增加不孕男性的精蟲活動力,但是過量了可能就會弄巧成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無為無不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